发现早期肠癌的三种方法,我们需要知道

近年来,我国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,而能够得到早期确诊的肠癌患者却很少。在临床上,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偏低,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对该病的早期信号没有足够的重视。

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,许多中老年人都会定期做包括血液检查、腹部B超、胸透等常规体检,可很少有人会主动做肠道健康检查。

结直肠癌(即大肠癌)的症状较隐匿,没有特异性症状。在疾病的早期,甚至疾病的晚期阶段,患者可没有明显的局部症状,以至于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中晚期,治疗效果大打折扣。因此,肠道的健康检查尤显重要。

大肠癌2.jpg

发现早期大肠癌的三种方法

01、直肠肛门指检

成年人的直肠一般长15厘米,距离肛门口7-8厘米以下的直肠肠壁可以用手直接触诊,可发现直肠黏膜上有稍隆起的结节。中国的大肠癌患者中,一半以上是直肠癌,而在直肠癌患者中,而70%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,直肠肛门指检可以发现。

医生可以通过最简单直接的触诊和观察来判断肛肠疾病,超过半数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,而80%的直肠癌属于中低位,直肠肛门指检可以发现,对肛周疾病与大肠癌做出初步判断。

02、粪便隐血试验

粪便隐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有重要价值,常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一个筛选指标。当消化道少量出血时一般不会有便血、黑便等表现,粪便外观肉眼没有异常,但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对消化道内极少量的出血做出判断。

其实不止大肠癌,包括胃癌等消化道肿瘤,在肿瘤发生的早期,肿瘤会侵蚀粘膜及粘膜下血管导致非常微量的消化道出血,这种极小量的出血用肉眼难以判断,这时可以通过粪便检查发现是否有隐匿的消化道出血。

当然,单独的一次粪便隐血试验,并不是一定代表有肠癌,因为良性病变,比如消化道溃疡会出现粪便隐血试验。对于没有胃病病史的人们,如果体检发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,建议择时再做一次,如果还是或者持续呈现阳性就需要警惕了,首先要排除消化肿瘤,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部位有胃、结肠、十二指肠,在专科医生建议下进一步做肠镜或胃镜检查。

人们在40岁以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。据统计,大约有75%的大肠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。

因此,人们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,警惕息肉或肿瘤引起的出血,首先粪便隐血试验比肠镜和肛门检查指诊来得更为方便,也更容易做到筛查,一次检查花费大约十元,若有持续阳性,则应谨慎,进一步做内镜检查。

03、肠镜检查

目前,很少人主动做肠镜健康检查,究其原因主要有二:一是民众对大肠癌缺乏认识,二是民众对肠镜这种侵入性检查方法难于接受,甚至恐惧。这种恐惧心理使很多患者耽误了病情,致使临床上很多的大肠癌病例得不到早期诊治,错失治疗良机。

当然,随诊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医生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,肠镜检查的不适感已大为降低,检查时间也大大缩短,完成一次肠镜检查约需一刻钟。此外,也可选择在静脉麻醉的状态下进行无痛肠镜检查。

希望我们在个人生活中尽可能的远离烟酒,作息规律注意运动,将预防大肠癌落实到生活中的每个微小细节中去。

上一篇:食管癌高发人群有哪些?食管癌偏爱这4类人群 希望你不要在其中! 下一篇:胰腺癌有哪些早期症状?哪类人群容易得胰腺癌?